戲水建議使用導音式耳塞,阻隔髒污病原、不阻擋聽覺
更新日期:2012-07-30 00:00:00
【資料來源:蘋果日報】

戲水後應清除耳內積水,避免髒水引發耳道細菌感染、化膿。葉志明攝



女子耳道狹窄,致水積耳道內,造成化膿(箭頭處)。陳景中醫師提供
夏日游泳消暑小心髒水積存耳內,引發細菌感染。一名二十四歲女子耳道較狹窄,泳後髒水在耳內流不出來,三天後竟感染綠膿桿菌、化膿,除耳朵劇痛,細菌更沿淋巴腺向下侵襲,造成深頸部感染,脖子腫起就醫。醫師表示,夏天泳池水質較差,一旦細菌感染深入中耳,聽力恐永久受損。


手指摳耳致感染

振興醫院耳鼻喉部聽覺科主任力博宏說,約五分之一的人天生耳道較狹窄,耳朵進水不易流出;通常耳道有一定程度免疫力,但因外耳道皮膚很脆弱,用棉花棒都可能刮破皮,最好別用指頭摳耳朵,避免感染。
力博宏建議,耳道若進水,應選擇觸感較細緻的棉花棒,深入耳道輕輕旋轉、吸乾水分,別因耳道癢就用棉花棒摩擦;耳道狹窄者,可將吹風機置於距耳朵三十公分處,往耳內吹以加速水分蒸發,但勿連續吹超過一分鐘,避免聽力受損。 


下水前可戴耳塞


  陳景中提醒,若耳道進水,頭可側傾、抖動身體讓水順勢流出;耳道
  狹窄者建議下水前先戴耳塞,若戲水後耳朵有異物、悶塞感,應盡
  快就醫。


戲水後防耳朵感染 注意事項


.戲水後頭部側傾,讓殘留耳道內的水流出,避免細菌感染
.使用棉花棒深入耳道吸水時,力道不宜太大,以免刮破皮造成感染
.可用吹風機在距離耳朵約30公分處,往耳道吹風,加速水分蒸發
.天生耳道狹窄、彎曲者,建議戲水前戴耳塞,避免進水
.戲水後若感覺耳朵有異物或聽力變差,應盡速就醫

資料來源:陳景中醫師、力博宏醫師 
【2012/07/30 蘋果日報/記者廖雅欣/台北報導】